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但持续高烧的海运价格,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久前刚从历史高位有所回落,但随着东南亚地区生产和消费的复苏,如今又再度升温。
正在预订东南亚的海运舱位的货主们,面对最近突然暴涨的东南亚航线运价非常头疼。据了解,现在东南亚舱位非常火爆、非常紧张,运价也相对涨了不少,最近高箱都奔着三四千美元去了,泰国大概3400美元。
主要原因是越南以及泰国,包括印尼、马来西亚的一些港口,这些港口运价普遍已经涨到了3000美元以上。在疫情前这个运价可能只在200到300美元的水平,在疫情期间到了1000多美元,最高在2021年春节左右出现过2000多美元的行情,目前的价格应该是疫情以来的最高点。
宁波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11月份,泰越航线运价指数环比上涨了72.2%,最近一周,新马航线运价指数环比上涨了9.8%。业内专家表示,东南亚的复工复产使得需求增多,运价超预期上涨。
东南亚运价暴涨的同时,此前刚刚退烧的中美运价近日出现小幅反弹。12月3日,反映即期运价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为4727.06,比一周前上涨125.09。 申万宏源交运首席分析师闫海表示:现在面临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不确定性,其最终影响无论是对于海外码头还是新疫情导致的潜在封锁的最终评估,可能还需要两周左右。
缺箱缓解 “一箱难求”变“一舱难求”
此前,集装箱周转、回流缓慢、“一箱难求”是海运运价高企的原因之一,如今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金属集装箱产量同比增长了1.7倍。在市场上,虽然缺箱问题暂解,但缺舱问题仍然严重。
吞噬外贸企业利润的黑洞远不止海运费一个
除了运费问题,今年市场带来的变故,也让外贸企业头疼。“工厂看起来很红火,但就是不赚钱。”原因是:
1、原材料涨价是吞噬利润的黑洞。
今年2月开始,原材料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以纺织服装原料为例,棉纱、短纤、氨纶几乎全线开启上涨模式,其中棉花价格涨幅高达71.4%,此外,今年8月起,国内至少20个省份陷入不同程度的限电潮。限电又带来电价调整。
2、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影响着企业利润。
由于订单暴增,有些外贸工厂不得不多招工来确保订单如期完成,这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此前媒体报道显示,以宁波的服装加工为例,疫情以前,服装工人平均工资5000~6000元/月,今年熟练工涨到了8000元/月左右;即便是内陆的江西,服装工人月工资也涨到了4500~5000元左右。 3、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利润蚕食同样明显。
而中小微外贸企业议价能力有限,面对成本上涨,他们多数会选择自己承担。“对于涨价之前签订的合同,为了稳住客户,一般都只能自己承担损失。”一位深圳外贸从业者表示,对于涨价之后的新订单,大部分企业都会提出涨价,但也要考虑客户承受能力,“因为涨价后影响老外购买力,订单需求会逐步减少。”
一年来,海运费暴涨、一柜难求,再伴随人民币汇率上升、原材料涨价、国内限电限产等情况,外贸企业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困难增多,‘有单不敢接’、‘增收不增利’现象较为普遍。困难却在不断增加。拐点将在何时到来?